陳守仁博士 – 聯泰集團創辦人及主席
陳守仁博士於1965年創辦聯泰集團。聯泰輾轉走過近半世紀,在潮流風雨中巋然而立,但並非一帆風順,唯在陳守仁博士帶領下自強不息,用心經營,從一間小船務及貿易公司,發展為今天的規模。
白手興家 見證順逆
1930年,陳守仁博士出生於福建泉州,18歲時遠赴菲律賓馬尼拉,一邊幫忙經營父親小布莊,一邊靠微薄的工資自費半工讀。20歲時,憑藉敏銳的商業判斷、誠信及熱心得到當地華僑的信賴,承辦僑匯經紀業務,開創事業第一步。1961年,禍從天降,一場大火把布莊和陳守仁博士的生意化為灰燼。陳守仁博士的父親憂焦攻心之下離世,終年僅49歲。陳守仁博士強忍傷痛處理好事情後,毅然舉家搬到沙巴經營橡膠園,及小型進口生意。
1965年,陳守仁博士得到沙巴朋友的信任,攜資往香港發展,先成立船務貿易公司名「聯泰」,其後再開設聯順輪船公司,經營船務和進出口貿易。1960年代末,經濟不景,股東無心戀戰,紛紛退股。他咬緊牙關、獨自支撐,把聯順併入聯泰,幸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以及銀行的信任,聯泰慢慢站穩。陳守仁博士帶領家族成員打拼事業,逐步成就今日聯泰。
陳守仁博士一生心繫祖國,於80年代便返家鄉泉州設廠,是首批回應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回國投資的愛國僑商。2018年陳守仁博士獲邀參加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由長子陳亨利代表參加,有幸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
惟精惟一 誠信勤奮
多年的經歷令陳守仁博士領悟到誠以待人、信以律己、勤能補拙、奮勉圖強的道理。「誠信勤奮」從此成為聯泰的座右銘。
陳守仁博士說:「中國傳統文化有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我能夠創業成功雖離不開這三個因素,天時和地利所講的是長於觀察和善佔先機,但最重要的是人和。要做到人和,『誠信勤奮』四字莫怠莫忘。誠以待人,信以律己,勤能補拙,奮則圖強。」
聯泰上下均抱著同一理念辦事,並秉承「以仁為本、民胞物與」的企業精神信念,為聯泰的發展根基。
仁風義舉 回饋社會
陳守仁博士恪守「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早於70年代積極投入慈善工作,並於80年代先後在泉州、香港、塞班及關島成立 「陳守仁基金會」,有系統地展開慈善事業,行善重點包括教育、扶貧、社會福利等,至今從未間斷,創建或捐資支持的團體機構更是數不勝數,包括發起創辦泉州市慈善總會和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陳博士曾香港任東華三院總理多年,並曾在中國國立華僑大學、集美大學、泉州師範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書院等多間院校董事會擔任職務。
陳守仁博士和家族於西太平洋地區經營近半世紀,無論與政府或在民間均建立了珍貴的人脈、聲譽和友誼;並自七十年代經常協助處理華人事務,尤其在國家未建立邦交或外交辦事處的海島,促進不同層面的合作交流,致力民間外交。陳守仁博士現擔任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駐香港名譽領事,積極推動海島、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交流互動。
陳守仁博士一直以促進兩岸的民間交往為己任,現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首席顧問,並創立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為弘揚孫中山先生思想、連繫世界華人,陳守仁博士成立香港唯一以孫中山先生命名的孫中山文教福利基金會,捐助成立香港浸會大學孫中山研究基金,並予以長期支持。
建樹良多 擁戴認同
陳守仁博士多年來致力參與社會服務,出任海內外社團要職達50多個,四方大行廣德,建樹良多,是備受各界認同的企業家、慈善家。
2017年,陳守仁博士榮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銀紫荊勳章,及香港浸會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 2018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院士; 2020年,榮獲香港商業獎「終身成就獎」及愛心獎。
陳守仁博士積極回饋家鄉、回饋國家。2006年獲泉州市政府授予「泉州市慈善家」榮譽; 2008年,獲「北京大學教育貢獻獎」、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突出貢獻獎」、中國公益時報「公益之子」;2012年,獲表彰為第五屆「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2013年,獲北京大學授予「北京大學傑出貢獻獎」。
陳守仁博士分別於1986年獲關島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006年,獲美國眾議院國會記錄,表揚他對關島的貢獻。